小悠:“唉!”
保安
小悠:“大姑,12号汉成帝登基之初,将朝中掌权的人,从他爸和他爷爷的外戚宦官换成了他自己的亲娘舅。那7号汉武帝呢?他换大臣了吗?”
大姑:“换了!7号汉武帝于前141年继位,次年(前140年)六月,就罢免了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,将两位外戚魏其侯窦婴、武安侯田蚡分别任命为丞相和太尉。另一方面,刘彻也分别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。”
小悠:“丞相?是汉初刘邦封给萧何的官吧?‘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’!”
大姑:“萧何的职位是‘相国’,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,同时并存,丞相是相国的副手,相国地位高于丞相。相国在同一时间只能有1个。丞相在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,例如以王陵为右丞相,陈平为左丞相,这2人在同一时间为丞相。
相国,起源于春秋晋国,称之为‘相邦’,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。战国时代称为‘相邦’,秦国的第1个相邦是樛斿,秦国最后1个相邦是吕不韦(秦国吕不韦)。吕不韦被免职后,嬴政认为相邦权力过大,于是暂时废除了相邦职务。汉王刘邦即汉王位后,又重新设立相邦职位,后代为避讳改称‘相邦’为‘相国’。
汉朝第1个相国是韩信,此后相国一职人员多次发生变动,至曹参第2次任相国之后,暂时不设相国。吕雉死后,她的侄子吕产担任相国,吕产之后直到东汉中期,一直无人担任相国职务,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就任相国。相国名称成为萧曹二人代名词。”
小悠:“所以,汉初最大的官应该是‘相国’,但因为这一职位长期空缺,位居相国之下的‘丞相’就成了实际上的‘相国’。”
大姑:“可以这么说。”
小悠:“丞相是相国的副手,也就是说,‘相国’是正职,而‘丞相’是副职,按照我的理解,如果相国是一个局的‘局长’,那么丞相就是‘副局长’,一个局只有一个局长,但是通常有好几个副局长。那丞相会不会也不只一个呢?”
大姑:“从汉高帝、汉惠帝刘盈、吕后至汉文帝刘恒初年,设左、右丞相,以后只设一位丞相。”
小悠:“也就是说,7号的xh05爷爷汉文帝在位的中后期,朝廷就只剩下一位丞相了,而那时相国一职空置,那‘丞相’就是最大的官了——7号一上台,就把丞相给换了,这够可以的呀!那同时被罢免的‘御史大夫’又是个什么官呢?”
大姑:“御史大夫为秦代设置的官名,为丞相的副手,侍御史之长,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责。凡军国大计,皇帝常和丞相、御史大夫共同议决。丞相位缺,一般都是由御史大夫直接升任。西汉晚期,从原来的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大司马变为三公并立,是汉代官制中一大变革。”
小悠:“三公?这又是什么东西?”
大姑:“三公,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。但具体是哪三个官职,各个历史时期说法不一。周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曰三公。秦以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为三公。汉以丞相、大司马、御史大夫为三公。东汉又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。
西汉初承秦制,中央的最高官职仍是丞相和太尉,可见汉初和秦一样,也并没有并列的三公,不过一般还是沿袭旧号,把最高官吏称为三公。”
小悠:“也就是说,汉代朝廷里最高的三个官职分别是:丞相、大司马、御史大夫。07号汉武帝继位之初就把丞相和御史大夫都给换了,怎么只留大司马没换人呀?”
大姑:“换了!只不过那时不叫‘大司马’,而是称为‘太尉’
西汉初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,不置司马。《后汉书-百官志》中明确大司马乃汉武帝为卫青所重置。
汉武帝于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,置大司马,以取代太尉之职。后元二年(前87年)春,汉武帝驾崩,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汉武帝遗诏,与车骑将军金日磾、左将军上官桀、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,共同执掌朝政。从此,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,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剧下滑。”
小悠:“这么说来,霍光之前,大司马或者说太尉的官职和丞相一样大,但实际地位没有丞相高,所以汉武帝继位之初最大的官是丞相无疑。但太尉又是个什么官?跟御史大夫相比,哪个官大呢?
大姑:“‘太尉’之名在现存文字记载上最早见于《吕氏春秋》,作为官名,源于‘国尉’。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,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,与掌政务的丞相共同负责国家政务。但因太尉权势过重,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。
西汉初沿袭秦制,但其时太尉或置或不置,大抵有事则置,事毕则省,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。也有观点认为,西汉早期,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,故带有虚位性质,不同于丞相等官职。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,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,而又和丞相同等,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。汉武帝建元二年(公元前139年)后不再设置。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代太尉。”
小悠:“也就是说,在07号汉武帝继位之初,这朝廷最大的文官是丞相,最大的武官则是太尉。那时,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,肯定是比丞相官小,但跟‘太尉’相比,官位比‘太尉’小,但因为太尉职责主要在军事方面,而且有事则置,事毕则省,并带有虚位性质,所以一般情况下,日常事务中御史大夫的话语权可能要高过太尉,是吗?”